i-Bond 分配機制 – 抽多少手才是最佳數量?
前兩天有朋友說我們今次一於齊齊借幾百萬孖展抽 i-Bond, 分番起碼幾十手, 保證賺實。 為了避免不掃他們的興致, 反正現在的人都十分自我, 十分有信心, 不會聽其他人的說話, 便齊齊大聲叫喊:「好!」
要了解入重飛可否分配多些 i-Bond, 可否如上次般分配了四十四手呢? 首先要明白 i-Bond 的分配機制。
簡單來說, i-Bond 的分配機制如下:
- 首先確保所有 i-Bond 申請者獲發一手。
- 餘下的 i-Bond 數量分配給申請多於一手的投資者。
[註]:
- 第二次 i-Bond 發行數目為 100億港元。
- 因為我相信不會超過一百萬市民申請 i-Bond, 所以, 所有申請者肯定獲發一手。
基於以上的資料, 最重要是看看分配機制的第二點: 如何將餘下的 i-Bond 數量分配給申請多於一手的投資者。
據了解, 政府是透過所謂「循環配發機制」分派債券, 程序如下:
- 首先向每位申請人配派一手 i-Bond 債券,
- 將餘下 i-Bond 數量以循環式方法分配給申請多於一手的投資者。
有了這些基本資料, 接下來當然估計「最佳申請 i-Bond 數量」, 以免浪費子彈。
和買股票一樣, 需然是估估下, 但一樣要作出一些最基本的推測, 總好亂闖。
我個人作出了以下的 i-Bond 申請推測:
- 總共有 350,000 投資者申請
- 其中 80,000 投資者只申請一手
- 其中 40,000 投資者只申請二手
- 其中 30,000 投資者只申請三手
- 其中 20,000 投資者只申請四手
- 其餘 180,000 投資者申請五手或以上
有了以上的 i-Bond 申請推測, 便可模擬分派程序了:
開始 | 分派數量 | 餘下數量 |
準備 | 0 | 1,000,000 |
1st Round | 350,000 | 650,000 |
2nd Round | 270,000 | 380,000 |
3rd Round | 230,000 | 150,000 |
4th Round | 200,000 | 不足配發, 需抽簽 |
所以, 如果是抽四手或以上, 應該可以「坐三手望四手」。但是, 還要考慮以上的推測有20%的誤差, 以策安全, 我個人會抽六手 i-Bond。
當然, 以上都純粹是預測, 但總算有一個方法來參考。
看來可能又給你估中了! 真佩服你的推斷, 好像什麼都可以計算的.
你的投資博文給了我一些啟示: 需然是估估下, 但一樣要作出一些最基本的推測, 總好亂闖。
結果真是「坐三手望四手」. 你………..好……….嘢!!!
唉! 我以為曾教授會叻D, 跟他xx借三百萬孖展來抽 i-Bond. 依家才知真是這麼分配, 早知信你啦!
十分準確! 佩服!